使用者 | 找小說

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昧耶經般若波羅蜜多理趣釋共1.6萬字免費全文閱讀 精彩無彈窗閱讀 (唐)不空

時間:2018-08-25 19:27 /歷史軍事 / 編輯:陳瑤
主人公叫三摩地,曼茶羅的小說叫做《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昧耶經般若波羅蜜多理趣釋》,它的作者是(唐)不空所編寫的歷史軍事、歷史、人文社科小說,內容主要講述:☆、第1章 開府儀同三司特任試鴻臚卿肅國公食邑三千戶賜紫贈司空諡大鑒正號大廣智大興善寺三藏沙門不空奉詔...

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昧耶經般若波羅蜜多理趣釋

推薦指數:10分

小說狀態: 全本

作品頻道:男頻

《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昧耶經般若波羅蜜多理趣釋》線上閱讀

《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昧耶經般若波羅蜜多理趣釋》第1節

☆、第1章

開府儀同三司特試鴻臚卿肅國公食邑三千戶賜紫贈司空諡大鑒正號大廣智大興善寺三藏沙門不空奉詔譯

如是者。所謂結集之時所指是經也。我聞者。蓋表從佛聞也。一時者。當說經之時。其地六種震。或天雨眾花。餘時則無此相。又三乘種皆獲聖果。乃稱一時也婆伽梵者。能破義也。所破者破四魔也。又有六義如聲論所釋。熾盛自在與端嚴等也。成就殊勝者。毗盧遮那自覺聖智也。一切如來者。準瑜伽中五佛是也。其五佛者。即盡虛空遍法界無盡無餘佛。

聚成此五也。金剛加持者。表如來十真如十法界十如來地。以成上下十峰金剛大空智處。加持者。表如來於中十六大菩薩普賢智。從此展轉流出。共成三十七位。已成解脫大曼茶羅。三昧耶智者。誓也亦曼茶羅也。勿令將來最上乘者。不從師受而專意自受也。是故得知修最上乘。者必須師受三昧耶。然可修行也。已得一切如來灌订瓷冠為三界主者。

如來在因地。從灌師。入三昧耶智曼茶羅。阿闍梨加持中本有如來藏。發金剛加持。以成修真言行菩薩法器。則堪任持明等乃至傳受印可等灌階位。以此為初因。由三密四智印相應。成究竟三界法王主。以為果。已證一切如來一切智智瑜伽自在。已證一切如來者。同上所說五佛也。一切智智者。唯佛自證之智。皆以瑜伽法相應。

獲得於法自在。能作一切如來一切印者四智印也。平等種種事業於無盡無餘一切眾生界一切意願作業皆悉圓。能作。由獲瑜伽自在故能作。一切如來。五佛亦如釋。一一佛皆有一切印平等羯磨處智。遍至無盡無餘佛剎眾生界。能作種種利益。究竟安樂一切有情界悉令圓。上中下。一一皆成九品悉地。常恆三世一切時。者語意業金剛大毗盧遮那如來也常恆者。

表如來清淨法界智。無始時來本有。處煩惱而不減。與淨法相應。證清淨而不增也。三世者。為過去未來現在是也。一切時者。在於異生時。證聖果時。三業清淨猶如虛空。語意業不被虛妄分別所生煩惱所染故也。金剛者。證得佛地一切法自在。得證瓣油意三密金剛。於藏識中。修煩惱習氣。堅若金剛難摧。用以大空金剛智三地。

證得法光明遍照毗盧遮那如來也。經雲在於界他化自在天王宮中一切如來常所遊處吉祥稱歎大尼殿種種間錯鈴鐸繒幡微風搖擊珠鬘瓔珞半月等而為莊嚴。他化自在天宮者。名為。他化自在天王宮殿菩薩。證得第六地位。現地菩薩。住般若波羅觀。多作此天眾王。為天人說般若波羅。其天界。五殊勝超越諸天。是故毗盧遮那佛。

為金剛薩埵。說大樂大貪染。加持現證瑜伽理趣速疾。由是得聞不染世間雜染諸煩惱。超越羅之境。其宮殿。是大樂不空金剛薩埵大曼茶羅。皆從毗盧遮那佛福德資糧出生。大妙金剛五所成金剛峰樓閣其曼茶羅。四方八柱。列八位。四門。中位毗盧遮那遍照如來。內證之智解脫是也。其八位當說。經雲與八十俱胝菩薩眾俱所謂金剛手菩薩訶薩觀自在菩薩訶薩虛空藏菩薩訶薩金剛拳菩薩訶薩文殊師利菩薩訶薩才發心轉法菩薩訶薩虛空庫菩薩訶薩摧一切魔菩薩訶薩與如是等大菩薩眾恭敬圍繞而為說法。

一一菩薩同類種。有十俱胝眾。金剛手菩薩者。在毗盧遮那中。表一切如來菩提心。初發菩提心。由金剛薩埵加持。修證普賢行願。證如來地。觀自在菩薩者。在毗盧遮那。表一切如來大悲。隨緣六趣。拔濟一切有情。生雜染苦惱。速證清淨三地。不著生不證涅槃。皆由觀自在菩薩金剛法現證。虛空藏菩薩者。在毗盧遮那右月

表一切如來真如恆沙功德福資糧聚。由修虛空藏菩薩行。行四種。施當說。三清淨喻若虛空。無盡有為無漏。成受用資糧也。金剛拳菩薩。在毗盧遮那左月。表一切如來三種秘密。在金剛拳菩薩掌。由真言行菩薩。以入壇得灌者。得聞如來三業密修行。獲得世出世殊勝悉地。淨除無始十種不善惡業。證得無障礙究竟智。

文殊師利菩薩。在東南隅月。表一切如來般若波羅多慧劍。住三解脫門。能顯真如法常樂我淨。由菩薩證此智。成等正覺也。才發心轉法菩薩者。在西南隅月。表一切如來四種。金剛界。降三世。遍調伏。一切義成就。由修真言行菩薩。得入如是等依四種智印。以成十六大菩薩生。證無上菩提。虛空庫菩薩者。

在西北隅。表一切如來廣大供養儀。由修真言行菩薩。修得虛空庫菩薩瑜伽三地。於一念頃。生盡虛空遍法界一一佛。於大眾會。以種種雲海供養。奉獻如來。從一切佛。聞說妙法。速福德智慧資糧。以虛空為庫藏。隨緣諸趣。拯濟利益諸有情。漸引致無上菩提。以為巧。摧一切魔菩薩。在東北隅。表一切如來大悲方。外示現威怒。

內懷悲愍。住加行位。護持修行。闢除諸障。成菩提時。摧伏天魔及醯首羅一切難調伏者。令彼等受化。致於無上菩提。以忿怒智而成究竟。如上所釋八大菩薩。攝三種法。所為菩提心。大悲。方是也。如上所釋諸菩薩。包括一切佛法真言門及一切顯大乘。如是等大菩薩眾恭敬圍繞。八供養及四門菩薩等。以表如來三昧眷屬。經雲而為說法初中善者。

所說何法。諸大菩薩般若理趣。初善者。一切如來密。一切契印威儀也。中善者。一切如來語密。真言陀羅尼法王敕不可違越也。善者。本尊瑜伽。一切三地無量智解脫也。又一釋。初善者增上戒學。中善者增上心學。善者增上慧學。文義巧妙者。文巧。依聲論。詞韻清雅。六十四種梵音也。義妙者。依二諦。世俗勝義諦也。

純一者。表如來瑜伽不與三乘同共。故唯如來究竟內證不共佛法法園樂智。圓者。由如上智慧斷三界九地見一切煩惱及習氣。斷二種障。二種資糧圓也。清淨者。表離垢清淨。由瑜伽法。一念淨心相應。證真如實際。不捨大悲。於淨土。受用瓣猖成佛。經雲潔者。清淨法界本來不染。與無量雜染。覆蔽異生無明住地。

亦不減。預聖流證佛地。其亦不增加。經雲說一切法清淨句門者。為修瑜伽行者。於生流轉不染故。廣作利樂有情事故。速證無量三地解脫智慧故。速集廣大福德資糧故。超越一切魔羅毗那夜迦眾。速疾得世出世間勝願足故。說如來大悲。愍念最上乘種者。脫十七種清淨瑜伽三地。是故諸契經。說三界唯心。由心清淨有情清淨。

由心雜染有情雜染。又說有情界是菩薩淨妙佛國土。由修得十七清淨句門是也

經雲所謂妙適清淨句是菩薩位者。妙適者。即梵音蘇囉多也。蘇囉多者。如世間那羅那哩娛樂。金剛薩埵亦是蘇囉多。以無緣大悲。遍緣無盡眾生界。願得安樂利益。心曾無休息自他平等無二故。名蘇囉多耳。由脩金剛薩埵瑜伽三地。得妙適清淨句。是故獲得普賢菩薩位。箭清淨句是菩薩位者。由修金剛瑜伽三地。得箭清淨句。是故獲得金剛菩薩位

觸清淨句是菩薩位者。由脩金剛髻離吉羅瑜伽三地。得觸清淨句。是故獲得金剛髻離吉羅菩薩位

縛清淨句是菩薩位者。由修縛金剛瑜伽三地。得縛清淨句。是故獲得金剛菩薩位

一切自在主清淨句是菩薩位者。由脩金剛傲瑜伽三地。得一切自在主清淨句。是故獲得金剛傲菩薩位。見清淨句是菩薩位者。由修意生金剛瑜伽三地。得見清淨句。是故獲得意生金剛菩薩位

適悅清淨句是菩薩位者。由修適悅金剛瑜伽三地。得適悅清淨句。是故獲得適悅金剛菩薩位

清淨句是菩薩位者。由修貪金剛瑜伽三地。得清淨句。是故獲得貪金剛菩薩位

慢清淨句是菩薩位者。由脩金剛慢瑜伽三地。得慢清淨句。是故獲得金剛慢菩薩位

莊嚴清淨句是菩薩位者。由修金剛瑜伽三地。得莊嚴清淨句。是故獲得金剛菩薩位

意滋澤清淨句是菩薩位者。由修雲金剛瑜伽三地。得意滋澤清淨句。亦云喜悅清淨句。是故獲得雲金剛菩薩位

光明清淨句是菩薩位者。由修秋金剛瑜伽三地。得光明清淨句。是故獲得秋金剛菩薩位

樂清淨句是菩薩位者。由修冬金剛瑜伽三地。得樂清淨句。是故獲得冬金剛菩薩位

清淨句是菩薩位者。由修金剛瑜伽三地。得清淨句。是故獲得金剛菩薩位

聲清淨句是菩薩位者。由修聲金剛瑜伽三地得聲清淨句。是故獲得聲金剛菩薩位

清淨句是菩薩位者。由修金剛瑜伽三地。得清淨句。是故獲得金剛菩薩位

味清淨句是菩薩位者。由修味金剛瑜伽三地。得味清淨句。是故獲得味金剛菩薩位。何以故一切法自清淨故般若波羅多清淨者。雖一切法本來清淨。由有客塵煩惱習氣。覆蔽回六趣。由獲得瑜伽理趣四種智印。所謂大智印。三昧耶智印。法智印。羯磨智印。如菩薩一一四種印。相應方得離垢清淨。證普賢大菩薩。位設使因緣不不得四智印。如經所說一聞於耳。獲得勝福決定不異。疾證無上正等菩提。以為正因。金剛手若有聞此清淨出生句般若理趣。乃至菩提場。一切蓋障及煩惱障法障業障。設廣積集必不墮於地獄等趣。設作重罪消滅不難。若能受持碰碰讀誦作意思惟。即於現生證一切法平等金剛三地。於一切法皆得自在受於無量。適悅歡喜。以十六大菩薩生獲得如來及執金剛位者

毗盧遮那佛在大眾中。為未來有情修瑜伽者。對諸十地菩薩。說受持讀誦修行福利。速滅無始時來無量諸重業障。乃至盡未來際。以悲愍廣大願。周遊六趣利樂有情。由聞及修。不染不受諸不善異熟業。獲得世間出世間殊勝悉地。即於十六大生。作金剛薩埵菩薩等乃至金剛拳菩薩。最初瓣好成毗盧遮那也。時婆伽梵一切如來大乘現證三昧耶一切曼茶羅持金剛勝薩埵於三界中調伏無餘一切義成就金剛手菩薩訶薩為顯明此義故熙怡微笑左手作金剛慢印右手抽擲本初大金剛作勇任食說大樂。金剛不空三昧耶心者。婆伽梵義如所釋。一切如來。大曼茶羅中五方佛也。大乘有七義。一者法大。二者心大。三者勝解大。四者意樂大。五者資糧大。六者時大。七者究竟大。由諸菩薩承此大乘。證得無上正等菩提。現證者。瑜伽師所證三地境也。三昧耶者。名為本誓。亦名時亦名期契。亦為曼茶羅之異名。一切曼茶羅者。於本部四種曼茶羅。一大曼茶羅。二三昧耶曼茶羅。三法曼茶羅。四羯磨曼茶羅。以此四種曼茶羅。攝瑜伽一切曼茶羅。金剛勝薩埵者。金剛義菩提心是也。勝謂最勝。薩埵名勇。於三界中調伏者。三界謂界無界。於中能調伏醯首羅等諸天難調伏者。令得受化無餘。一切義成就者。普賢菩薩異名也。金剛手菩薩訶薩者。此菩薩本是普賢。從毗盧遮那佛二手掌。受五智金剛杵。即與灌。名之為金剛手。菩薩訶薩者。如所釋。為重顯明此義故者。所謂顯明大智印幖幟。首戴五佛冠。熙怡微笑。左手作金剛慢印。右手抽擲本初大金剛。作勇任食本初者。本來清淨法界也。左手作金剛慢印者。為降伏左左行有情。令歸順右手抽擲五智金剛杵作勇任食者。令自他甚地。順佛念念升。獲得普賢菩薩之地。即說大樂金剛不空三昧耶。本誓心真言吽字吽字者因義。因義者謂菩提心為因。即一切如來菩提心。亦是一切如來不共真如妙恆沙功德皆從此生。此一字四字義。且賀字以為本賀字從阿字生。由阿字一切。法本不生故。一切法因不可得。其字中有汙聲。汙聲者一切法損減不可得。其字頭上有圓點半月。即謂麼字者。一切法我義不可得。我有二種。所謂人我法我。此二種皆是妄情所執。名為增益邊。若離損減增益即契中

唵字者。金剛薩埵。法智印明也

麼字者。金剛法智印明也

賀字者。金剛悅喜法智印明也

蘇字者。金剛法智印明也

佉字者。慢金剛法智印明也

嚩字者。意生金剛法智印明也

囉字者。金剛髻離吉羅法智印明也

娑字者。金剛法智印明也

多嚩字者。金剛傲法智印明也

弱字者。金剛法智印明也

吽字者。雲金剛法智印明也

鑁字者。秋金剛法智印明也

縠字者。冬金剛法智印明也

蘇字者。金剛法智印明也

囉字者。聲金剛法智印明也

多字者。金剛法智印明也

薩多鑁字者。味金剛法智印明也

此密言十七字。則為十七菩薩種子。即成法曼茶羅。若畫一一菩薩本形。即成大曼茶羅。若畫本聖者所執持幖幟。即成三昧耶曼茶羅。如種子字各書本位。即名法曼茶羅。各鑄本形安於本位。即成羯磨曼茶羅

次說安立次第分曼茶羅位。中央九位外院更加一重中央安金剛薩埵。依薩埵菩薩。安金剛。右邊安髻離吉羅。樂金剛。左安金剛慢右邊隅。安意生金剛。右邊隅。安髻離吉羅。左邊隅。安金剛。左邊隅安傲金剛。以次外院如。次第安布四隅。初安金剛。次安雲金剛。次安秋金剛。次安冬金剛。外院金剛。右安聲金剛。金剛。左安味金剛。既安布已。則修行者結三昧耶等印。成本尊瑜伽。加持四處。五方佛灌被甲。誦四字明令召入令縛令歡喜。獻閼伽。即與四智印相應。入三地念誦。或瑜伽師坐於中位三地中。如佈列。即誦十七字真言。心緣一一理趣清淨句。入一一理趣門。遍周法界。乃至第十七位週而復始。以心得三地為限。即名為大樂不空真實修行瑜伽儀軌(已上大樂不空金剛薩埵初集會品)

時婆伽梵毗盧遮那如來。婆伽梵者如所釋。毗盧遮那如來。名遍照。報佛。於第四禪究竟天成等正覺。為諸菩薩。說四種自證自覺聖智。說四智菩提。所謂金剛平等現正等覺以大菩提金剛堅固故者。由如來淨阿賴耶於大圓鏡智相應。證得堅固無漏之三地。能淨無始無明地微煩惱。義平等現等正覺以大菩提一義利故者。第七無漏末那。與第八淨阿賴耶識中無漏種子。能緣所緣平等平等。離能取所取故。證得平等智。流出隨其眾生。由如眾质竭尼。能作無邊有情義利。法平等現等覺以大菩提自清淨故者。猶如來清淨意識。與妙觀察智相應。證得一切法本清淨。於淨妙佛國土。為諸菩薩能轉無上法。一切業平等現等覺以大菩提一切分別無分別故者。由如來無漏五識。與成所作智相應。現三業化。於淨妙國土及雜染世界。任運無功用無分別。作佛事有情事

金剛手若有聞此四出生法讀誦受持設使現行無量重罪必能超越一切惡趣乃至當坐菩提場速能克證無上正覺者。佛告金剛手菩薩。為未來有情。聞此中修理趣福利。心不猶預能發淨信修行。則現世惡報及來生能轉定業。疾證無上菩提也

時婆伽梵如是說已重顯明此義故(此句可以意解不釋)熙怡微笑持智拳印說一切法自平等心者。熙怡微笑持智拳印者。希奇於事。表修行者一切結使諸煩惱。才結毗盧遮那大智印。誦心真言。等同遍照尊。則應受一切世間殊勝供養。應受一切如來諸大菩薩禮敬。是故有此微笑也

惡(引)字心真言者。居憨四字為一

阿字菩提心義。如此字。一切字之為先。於大乘法中。趣向無上菩提菩提心為先

阿(引)字者行義。則四智印。瑜伽中修行速疾方。由集福德智慧資糧。證成無上菩提正因。第三字極高聲

暗字者等覺義。由證無邊智解脫三地陀羅尼門。摧伏四種魔羅。受十方一切如來三界法王灌。轉正法

第四惡字者涅槃義。由斷二種障。謂煩惱所知之障。證得四種圓。所謂一者自清淨涅槃。二者有餘依涅槃。三者無餘依涅槃。四者無住涅槃。三通異生聲聞緣覺。第四唯佛獨證不同諸異乘。則此四字是毗盧遮那佛自覺聖智四種智解脫。外現四大轉王菩薩。所謂第一金剛薩埵。第二金剛菩薩。第三金剛法菩薩。第四金剛羯磨菩薩是也

修行者應建立曼茶羅。中央毗盧遮那佛。背碰侠頭冠瓔珞。縠繒。結智拳印坐師子座。如月殿。毗盧遮那佛。金剛薩埵菩薩。背月戴五佛冠。右手持金剛杵。左手持鈴。半跏而坐。毗盧遮那佛右邊。虛空藏菩薩。背月。右手持金剛。左手施願。半跏而坐。毗盧遮那。觀自在菩薩。左手持蓮華。右手開敷花。亦半跏而坐。於毗盧遮那佛左邊月。金剛羯磨菩薩。二手作旋舞置於。內四隅安四內供養。各各如本形。外四隅置外四供養。各各持本供養。四門置鉤索鎖鈴菩薩。各住本威儀。毗盧遮那佛成等正覺。由四種瑜伽三地。所謂金剛薩埵金剛金剛法金剛羯等瑜伽三地。從金剛薩埵至羯磨。次第流出嬉戲鬘歌舞等菩薩。又從四內供養。依次流出花燈霄响等四外供養菩薩。又從四大菩薩。各流出四門菩薩。四種曼茶羅。大智三昧耶法羯磨也。如大樂中所說類同。若修瑜伽者成就般若理趣。位於中位。即誦毗盧遮那佛真言

囉(二)馱都惡(五字引)

自作本尊瑜伽。以四字明。召請曼茶羅聖眾。誦四出生法。運心。一一出生。遍周法界週而復始。皆以五智相應。念念能滅諸宿障惡業。現生證菩薩地。十六生證成毗盧遮那無邊法。能現於無量淨諸剎土報化。現證無上菩提

☆、第2章

(1 / 2)
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昧耶經般若波羅蜜多理趣釋

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昧耶經般若波羅蜜多理趣釋

作者:(唐)不空
型別:歷史軍事
完結:
時間:2018-08-25 19:27

大家正在讀
相關內容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當前日期:
Copyright © 201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繁體中文)

聯絡地址:mail